焊机
白癜风资深专家 http://m.39.net/pf/a_4591262.html
位于乍得的中石油海外炼油厂夜景

“中国石油来了后,我们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通过建筑征地补偿款,我们在其它地方买了更多的地,还买了牛和羊……”乍得恩贾梅纳炼油厂附近的一位村民这样向记者描述着中国石油来到这片土地后他们的生活变化。

在地中海以南、印度洋以西,是广袤的非洲大陆。它通过一条浅浅的苏伊士运河,与亚欧大陆紧紧相连。那里,住着我们的非洲朋友。多年来,中国与非洲早已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和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谈到,中非将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积极推动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和“一带一路”建设同非盟《年议程》对接,推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更好地造福中非人民。

继20世纪90年代在苏丹迈出第一个脚印以来,中国石油在非洲已经耕耘了20余载。沿着“一带一路”的轨迹,在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等多个非洲国家,都印下了中国石油人的足迹。而且,不同于欧美国家石油公司只注重投资上游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做法,中国石油不仅斥重资帮助所在国进行上游投资,还协助当地进行油气管道、下游炼厂等投资,帮助资源国进行整个产业体系的打造。此外,作为非洲当地的企业公民,中国石油多年来始终不懈地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非文化交流,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筑牢民意基础。

深耕非洲成绩斐然

今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步入第40个年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让中国得以从贫穷和落后中走出来,也让中国对于石油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石油积极响应“走出去”方针,到海外进行石油的勘探和开发。数据显示,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扩展到全球35个国家,管理和运作着93个油气合作项目,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执行了50个油气合作项目。而非洲,这片富含油藏却又尚未大规模开发的处女地,更是成为了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的热土。

年秋,中国和苏丹两国元首在北京举行高峰会晤,拉开了中苏石油合作的大幕,中国石油也踏出了进军非洲的第一步。短短几年内,在当地石油工业几乎一片空白的情况下,中国石油协助苏丹建立起上下游一体化、技术先进、规模配套的现代石油工业体系,涵盖石油勘探开发、地面建设、长输管道、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等领域。自此,非洲逐渐成为中国石油走向国际市场的桥头堡,中国石油在非业务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壮大。

短短10多年间,中国石油人与苏丹人民携手努力,使苏丹石油产业迅猛发展,从原油进口国一跃成为原油出口国;仅仅用了5年多时间,中国石油就在乍得建成了万吨油田、公里输油管道和炼油能力年万吨的恩贾梅纳炼油厂,让乍得有了完整的现代石油工业体系;中尼石油合作更是在短短3年时间内,就在撒哈拉沙漠腹地建成了年产百万吨原油的生产基地、公里输油管道和一座现代化炼油厂,被尼日尔当地人视作“尼日尔人民的希望之光”……中国速度,让非洲惊叹。

在被国际大石油公司宣布没有油气开采价值的地方,以“中国石油科技楷模”苏永地为代表的一批科技人员,运用自己的理论和技术,创造了海外油田快速高效开发的奇迹;在乌埃德姆亚盆地,阿尔及利亚项目公司的风险勘探屡获突破,仅用了3年时间便获得高产油气流;中国石油投资建设的喀土穆炼厂扩建后原油加工能力达到万吨/年,还拥有了世界上第一套加工高含钙、含酸原油的延迟焦化装置……中国技术,让非洲振奋。

乍得炼厂项目奠基仪式

国际油价下跌以来,乍得上游项目用“组合拳”推进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累计降本增效近6亿美元;为了提升中方项目经营管理的水平,莫桑比克项目公司创新决策机制,使中方在各个主要决策环节上都能参与,并且具有较多的决策权;中国石油在苏丹设立中石油苏丹地区协调小组,从运营策略、安全保障、后勤保障、甲乙方协调等方面实现了统一的一体化管理,使中油国际尼罗河公司运行更加顺畅;这些年,中国石油成功进入非洲合作区高风险区域,队伍国际化管理水平、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其中,东方物探在国际陆上物探业务已稳居世界同行第一名……中国管理,让非洲敬服。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石油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带到了非洲,锤炼了一支能按国际标准和规范实施现场作业的专业队伍,形成了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企业文化,也将中国石油在非洲的事业版图越做越大。

造福当地贡献赤诚

合作共赢是中国石油海外创业的基本指导思想。在资源国,中国石油不是单纯地从当地获取资源,而是凭借多年来在国内积累的技术、管理经验,为当地的石油产业体系开荒辟路,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赤诚。中非石油合作正成为连接中国石油与项目所在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和谐的桥梁。

在人们传统的印象中,非洲被大片大片的荒漠覆盖着,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动荡不安。而对于乍得、尼日尔、莫桑比克等诸多非洲国家来说,能够拥有自己的油田,实现石油资源的自给自足,是几代人的梦想。50年前,尼日尔就开始了石油开发的征程,但均以失利告终。是中尼石油合作为尼日尔人民带来希望之光,在撒哈拉沙漠腹地建起年产百万吨原油的生产基地,还建设了公里输油管道和一座现代化炼油厂,让尼日尔从此告别石油依靠进口的历史,步入产油国行列,将非洲荒漠变为石油不夜城。尼日尔成品油也已实现自主生产,出口国际市场。“中国梦”正在与非洲发展同步共进,点燃了当地人的“石油之梦”“希望之梦”。

中国石油进入非洲后,不仅帮助资源国实现了能源独立甚至是石油出口,还积极地雇佣当地工人,为资源国带来大量就业岗位。在阿尔及利亚的ADRAR上下游一体化项目,带动了阿尔及利亚南部四省的基础设施及基础工业建设,加速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给阿南方4省带来直接就业机会近余个,间接就业机会超过2余个,对当地经济发展、政治和社会稳定、改善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石油还本着平等、非歧视的用工政策,为资源国培养了大量全产业链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中油国际(乍得)有限公司奉行“同一项目,一支团队”的企业文化理念,积极推进当地就业、当地培训,和乍得石油能源部合作,选定多批优秀学生和技术人员送往中国接受培训,还与乍得能矿部石油局、财税局、环保局建立了定期技术交流机制,沟通勘探、开发、作业、管道、税务、环保等各项业务的进展情况。公司各业务部门也在公司内部组织“传帮带”普及石油基础知识和技术,受到当地员工一致好评。

尼日尔国防部长访尼炼

无独有偶,尼日尔炼厂也不断创新管理培训方法,提高尼方员工的专业素质。如通过每月一班组考试督促员工们的学习进度;按照一师一徒的方法,每一名尼方员工都配有固定的中方师傅按照培训计划对其进行生产技术和操作的培训……这些做法有效地提高了当地员工的专业技能,帮助资源国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石油专业人才。

多年来,中国石油用赤诚之心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用无私之爱帮助构建当地石油生态,一系列举动也得到了资源国的一致赞赏和肯定。尼日尔总统伊素福曾表示,中国石油兑现了承诺,帮助尼日尔成为石油生产国,双方合作很愉快,在中尼石油合作中,尼日尔切实地感受了中国人的勤劳,中国人是伟大的劳动者,值得尼日尔人学习。

企业公民坚守责任

“能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中国石油在非洲不仅是石油产业的开拓者、当地经济社会的贡献者,同时,还是资源国和谐社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中国石油始终不忘自己作为企业公民的责任,围绕“做强非洲”的战略部署,为非洲大陆洒下关爱与梦想。

扶贫是全人类的伟大事业。年12月,乍得上游项目公司与乍得第一夫人领导的“伟大之心”基金会展开共建合作,向该基金会捐助20台磨面机,20台笔记本电脑,总价值约4.8万美元,为乍得当地的民生改善做出自己的贡献。

与此同时,针对资源国自然条件恶劣、沙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及取水难等问题,尼日尔项目公司多年来持续荒漠造林,并为当地居民修建饮用水井。其中,公司自年以来,已累计植树10多万棵,存活率达到80%,受到尼日尔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此外,尼日尔炼油有限责任公司在当地相继开展援建教室、医院诊所、开挖水井、赠送学习用品和组织送医上门义诊等活动,还为民众接通了手机通讯网络,为当地民众打开了联通世界的大门。在促进尼日尔石油工业发展的同时,为深化两国人民友谊和提高尼日尔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虽然身处海外,但是中国石油始终将当地的自然环境当作自己的家园一样珍爱,一草一木都不愿毁损分毫。中油国际(乍得)有限公司在当地的管道建设中,为保护作业带上两棵直径10多厘米的树木,毅然采取费时费力高成本的人工作业工序,挖掘机禁止作业,自动焊机绕行;为了避免大象行走跌落管沟,海外石油人采取短平快施工法,赶在大象早晚两次喝水间隔段内,“不留痕迹”地完成两公里管道铺设。当地《声音周报》刊文介绍并赞叹道:“我们发表这些选段是为了说明生活在乍得土地上的中国人,是如何积极地投身于乍得的经济发展、如何热爱乍得这片土地,从树木到大象,乃至她的人民。”

许多村民用朴实的话语向当地媒体描绘着他们生活的变化:“我用征地补偿的钱,盖了房子,娶了媳妇,养了孩子,现在孩子都上学了。”一名住在石油基地附近的村长也对中国石油做出了高度评价:“中石油施工以来,村子人口越来越多,地方也越来越大,因为有很多人到中国石油工作,就留在这里生活,他们赚了钱就要花费,又有其他人也来这里做生意,渐渐有了学校、医院,使这里村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非项目员工举行的趣味比赛

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年会期间,中国石油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对媒体表示,稳健经营、优化结构、发展天然气、发力“一带一路”、提升全球化运营管理能力将成为中国石油未来发展的“五大战略任务”,海外建设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遥远的非洲大陆,来自这一行业巨头的石油人,正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集团公司的这一战略,并紧紧拉起非洲兄弟的手,共同筑牢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坚固基石,用中国梦托起一个个资源国的石油之梦、发展之梦。

责编:王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2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