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焊机 >> 焊机介绍 >> 第一节主要施工方案选择
2.7.1砼施工方案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浇注采用泵送工艺,其中柱少量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塔吊,以减少拆管次数。楼层施工时采取两次浇注的方法,即先浇柱墙混凝土,再绑扎梁板钢筋后浇注梁板混凝土。底板砼采取薄膜覆盖、蓄水养护等较大体积砼施工方案。
2.7.2模板工程方案
模板将主要使用覆面防水竹胶板、木龙骨、外钢管龙骨,支撑系统主要采用碗扣式脚手架,辅以普通钢管。本企业有类似工程已周转下来的模板和支撑体系,50×方木龙骨m3,碗扣脚手架t,基本上可满足本工程施工需要。可加快周转、减少积压,降低工程投入以降低工程成本。
2.7.3钢筋工程方案
钢筋在生产区内加工、成型后用塔吊进行垂直运输。柱主筋Ф20以上,梁主筋Ф20(含Ф20)以上钢筋采用锥螺纹接长,其余柱立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而其余梁立筋则采用闪光焊及搭接焊接长或绑扎搭接接长。
2.7.4钢结构工程方案
钢结构制作、加工因现场场地较小安排场外进行,待基础满足吊装条件时,运至场内从1轴到13轴倒退吊装施工。
第一节施工准备
2.8.1施工准备内容
施工准备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阶段。施工准备工作是为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保证施工项目目标实现而进行的从技术上、组织上和人力、物力、财力的准备,必须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合同要求全面考虑,保证开工和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工程开工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外部环境方面的施工现场规划;人员、机械、物资调配。内部环境方面的技术准备;施工计划准备;施工劳动力准备;主要物资材料计划,以及临时设施施工准备等工作。
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组织项目经理部有关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召开的设计交底、图纸会审和轴线桩交接、施工临时水电交接、施工现场勘察;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布置现场临时设施;施工技术部门根据投标方案大纲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并向施工工长和专业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同时按照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总体安排编制材料进场计划、设备进场计划、人员进场计划。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详见一览表。
本工程施工准备工作内容一览表
2.8.2现场交接准备
进入现场后,即着手对现场实况进行交接。
1)对现场高程、轴线控制点进行交接,并根据需要进行导线点加密。
2)对现场的水源、电源及排水设施进入踏勘、交接。
2.8.3技术准备
1)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及有关技术人员尽快熟悉图纸,提出图纸问题及在施工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等,进行图纸会审。
2)修改和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按设计图纸要求,根据工程特点结合地质构造、现场环境和本工程具体情况,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已编制好的施工组织设计,确保工程好、快、省、安全地完成。
3)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由项目部预算人员根据施工图纸所确定的工程量、施工组织设计拟定的施工方法和进度计划、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有关费用定额,进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向材料部门提供详细的材料计划,并作好劳动力、材料及机械台班需用量分析。
4)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组织施工人员、质安人员、班组长进行交底,针对施工的关键部位、施工难点、质量和安全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全面的交底,各个班组长接受交底后组织操作工人认真学习,并要求落实在各个施工环节之上。
5)资料准备。施工中严格按国家和行业现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施工技术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和检查,且遵照质量监督站和有关规定,开工前准备好各种资料详表,施工中及时填写整理,分册保管,待工程竣工后装订成册。
2.8.4试验准备
1)选定北京市建委认证的中心试验室,并报业主及监理认可。
2)建立现场试验室,配备相应的试验器材,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各项器材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及检测。
3)施工前提前做好砼级配、砂浆级配,组织各种进场材料的检验及钢筋焊接试验工作,准备好各种砼试模,各种测量工具提前送检报验。
本工程所采取的试验及检测仪器见第六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有关章节。
2.8.5施工队伍准备
项目管理班子在工程中标三日内进驻施工现场,并带领部分工人,为后续人员进入现场创造条件,为现场生产做好必须的设施搭建,为开工作好前期准备。
开工时拟进一个土建施工处,约80人,一个水电安装工程处,人员约10人。
劳动力需用计划见第六章“劳动力计划”。
2.8.6人员培训
人员进场后,我方首先将组织我单位对应于本工程相关专业的高级工程师,及高等院校专家由项目总工牵头来项目部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灌输本工程项目管理指导思想、管理原则及方法,学习国家省、市颁布的新规范、新条例,学习针对本工程所确定的管理规定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让所有管理人员吃透设计文件,掌握施工管理、施工组织及施工技术的全部内容、管理人员必须经考核通过后才能正式上岗。项目管理人员再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劳务层各工程处、专业施工队进行培训,书面或口头交底,让劳务层人员都能熟悉掌握各项管理制度,操作工艺等。
2.8.7施工机具及材料准备
根据工程需要现场垂直运输拟设塔吊二台,砼输送泵二台,钢筋、木工加工机械两套,各种中小型机具若干。根据需用量,在全单位范围内进行调配。
三大工具和主要材料设备,要先落实货源,再按计划采购、供应、陆续进场。
本工程拟投入周转工具钢管吨,竹胶板m2,木枋m3。
施工机具及材料使用量计划见第六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清单”“主要材料计划”“周转材料投入量计划”。
2.8.8施工现场临设准备
具体见第五章现场总平面布置
2.8.9施工、生活、消防用水准备
1)施工、生活、消防用水量的计算
本工程临时施工用水(Q)包括施工机械用水量(q1)、施工现场生活用水(q2)、施工用水量(q3)。消防用水(q5)。
①施工机械用水量
q1=K1×K3(n1×Q1+n2×Q2)/(8×)
式中:K1──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取为1.15;
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取为2.0;
n1、n2──分别为砂浆机及砼搅拌机台数;
Q1、Q2──分别为砼搅拌机及砂浆机用水量(m3/台班);
q1=1.15×2×(2×+1×)/(8×)
=1.07(L/S)
②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q2=p1×N3×K4/(T×8×)
式中:p1──施工现场生活高峰期昼夜人数,取人;
N2──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取40(L/人);
K3──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
T──每天工作班数,按2班计;
q2=×40×1.5/(1.5×8×)
=0.(L/s)
③q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q4=**2/24*=1.11L/S
④施工总用量Q计算
Q=q1+q2+q3=1.07+0.+1.11=2.(L/s)
⑤消防用水按现场总面积25ha以内,人数人以内,火灾同时发二次,定额用量q5=10L/S计算
⑥供水管径
施工及生活用水管径
式中:V──水管内的流速(m/s),查表可得V=2.5m/s
D1=(4*10/(3.14*2.5*0))(1/2)=71mm
施工现场的供水主干管管径为mm,能满足施工现场用水的需要。
2.8.10施工用电准备
根据施工程序安排,本工程主要用电负荷为主体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期间的各种机械设备以及钢筋加工和混凝土施工时的各种机具设备。装饰施工阶段的用电负荷相对较小,为此,本方案用电量计算主要依据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进行施工用电负荷验算。
总用电量负荷计算
按负荷性分组系数法进行计算。
施工区域各种机具设备用电量统计见一览表
临时用电拟用设备统计一览表
考虑到各用电设备满负荷运行并非用时出现(即不在用一施工阶段施工),故确定用电系数采用需用系数法确定。
P=1.05(K1∑P1/COSφ+K2∑P2+K3∑P3)
其中:电动机需用系数K1=0.5,∑P1=KW,COSφ=0.78
电焊机需用系数K2=0.6,∑P2=KW
照明用电需用系数K3=0.8,∑P3=32KW
则总电力计算负荷:
P=1.05×(0.5×/0.78+0.6×+0.8×32)=.4KW
变压器的容量
S=1.05×.4/0.8=KW
业主所提供的电力总功率为KVA,能满足施工要求。
2.8.11施工临时用水用电布置
1)施工用水布置
根据总平面布置和用水情况,主干管采用φ镀锌钢管,与甲方提供供水主管接水表碰口后沿施工道路一侧布置,引入建筑物周围、生活区、加工区后,以φ50镀锌钢管作支管沿场内环形布置。根据施工需要在主管设置支点水阀,水阀至施工用水点采用橡胶软管连接。在主建筑物附近设置一个3M×6M×1.5M水池,最大扬程为80M水泵采用ф50钢管垂直向建筑物供水,各楼层处设置水阀,以便混凝土养护供水。并在适当位置分别设置五个消火栓,满足现场消防需要。
2)施工用电布置
根据用电设备在施工现场的布置情况,从变压器配电箱以直埋式引入施工现场,形成环路.各主要用电处或50M设置分配电箱,电缆线沿筒壁敷设,每两层设一分配电箱,采用标准线盒,铜芯橡胶绝缘电缆线引出,施工用电布置符合《施工用电操作规程》。
详细的临时水电布置方案见第五章:现场总平面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