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机

璀璨灯火映蟹乡我县电力建设70年掠影

发布时间:2023/1/15 2:51:04   
                            

时间是记录历史的坐标

也是丈量城市发展的标尺

回溯70年巨变...

从无到有,从“奢侈品”变“日用电”,从办电难、办电慢到办电“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跑”,从单一能源到风、光、水、火、核能源同步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县电力立足服务人民,持续丰富供电服务内涵,优化供电服务流程,倾情点亮蟹乡的万家灯火,书写了每度电融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浓情华章。

从煤油灯到万家灯火

↑大湖塘夜景

夜幕降临,站在县城南山上,眺望一江两岸,灯火辉煌,璀璨夺目。车间里,各类机器声轰鸣,生产热火朝天;商场里,多彩霓虹灯光照射如同白昼;居民家中,各种现代化家电大显身手。电能,让蟹乡大地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用的是煤油灯,用煤油灯也是讲究技巧的,灯芯小了光线不足,看不清楚;大了浪费煤油,增加开支,一定要调到恰到好处才行。那时候经常就着煤油灯帮家里老人点烟斗,一不小心吸太大口煤油的冲味直往喉咙里灌,呛得我是眼泪鼻涕。”年过80的马成富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谁又何曾想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这片并不辽阔的土地上,夜幕下星灯难辨,普通人家用电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过去用电灯是一种奢望,现在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而且用的大多是明亮、美观、耐用的LED节能灯,这从煤油灯到节能灯,不单单是照明工具的变化,更是我们这些年生活幸福美满的见证呐。”马成富感慨道。

↓原三门供电局旧址

↑电力工人抢修路灯

↑老海游配电所

阳光透过指缝,尘埃颗粒轻舞飞扬。我们翻阅一张张泛黄卷翘的照片,查阅一部部记载电力发展的书籍,看到了一条三门电力发展的脉络。我县电力发展始于水电。

三门水电始于年,镇海人黄传法兄弟在珠游溪上创办的“光耀电灯公司”让三门拥有了第一缕灯光。虽昏昏黄黄,但在当时人们看来,却如星光般璀璨,远近村民争相观看。然,好景不长,光耀电灯公司毁于洪灾。

年2月17日,我县在全省率先获得解放。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濒临倒闭的私营电厂由政府代管、接管,数次扩建和增加发电装机容量,逐步由城镇向农村、海岛扩展供电,电力工业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

年,县供电公司的前身——三门县电力公司成立。尽管在当时,它的所有身家基数是一台报废的船舶电站退下来的千瓦汽轮发电,但这正式标志着我县电力工业迈入新时代。

随着电力的发展

我县百姓的生活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电力引擎促高质发展

↑浙能第二发电厂

电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

70年的艰苦奋斗

我县电网规模不断壮大

联网范围不断扩大

电压等级不断提高

电网技术不断更新

用电质量不断提高

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今年81岁的赵桂秋是县供电公司的一名退休职工,说起上世纪我县的用电情况,他打开了尘封的记忆。“那时电的用途仅仅就是照明,白天没人用电,等晚上才开始发电,到年以后,随着县城区域的不断扩大,用电开始大量增加,发电机功率达不到要求,但又没有多余的资金买电容器,我就跟当时的同事用旧发电机改为调相机,提升电容器的功率因数,另外,我们还设计自制了一台20千伏安的电焊机,以满足日常用电。”赵桂秋说道。

图为施工人员正在将电缆放入固定的缆沟

赵桂秋还记得,年的夏天,他们亲自架通了上敖塘坝至蛇蟠岛的10千伏海底电缆,全长2.3千米,海岛用上了陆地电,海陆实现了联网。

“以前停电了,送电送到夜里11点半,等送完电大家都是打着手电筒回家。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抢修一结束,调控中心就会立即送电,恢复照明,如今的电力技术真可谓是日新月异。”赵秋桂感慨万千。

↑建设高山电网

年,我县第一座千伏变电站投运,一下子为当地工业和农业用电注入了“强心剂”,全县农村也开始了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同年7月18日,随着浦坝港镇最后一个无电户通电,我县由此成为浙江省第一个全面完成农村户户通电任务的县。

↑千伏临港变电站投运

年,第二座千伏等级琴江变提前投运,打通了港南港北的电网脉络,形成了“手拉手”电网,为我县建设海港经济区插上腾飞的翅膀。截至目前,我县共建成2座千伏变电站、8座千伏变电站、7座35千伏变电站。

此外,为满足县域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对电网建设项目,采取先垫资,先建设等方式,先后建成大湖塘开发区35千伏输变电工程、滨海新城新区工程、南北经济协作区工业开发区、沿海工业城等大区块用电。

↑电力送出线路施工

值得一提的是,年8月5日,我县单日最高负荷30.万千瓦。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农网改造到户户通电,随着电网的不断坚强,蟹乡经济社会也呈现加速度发展态势,工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迅猛。

多电并举再赋新动能

↑三门核电夜景

在健跳镇猫头山半岛上,AP全球首堆傲然屹立。AP全球首堆三门核电是备受全球瞩目的中国在建三代核电项目,于年7月获国务院批准,年4月开工建设。

↑年6月三门核电一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目前三门核电1号机组、2号机组都已经投产发电,这标志着继水、火、风、光之后,核能正式成为我县电力阵营的一员“猛将”,全县能源结构再次增添了“生力军”,新能源正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

↑年11月三门核电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

众所周知,我县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多公里的岸线资源,丘陵、滩涂、腹地等地貌多样,有丰富的太阳能光伏及风电资源,可满足各种能源项目的建设需求。经专家勘测,三门境内电力项目终期装机容量可达余万千瓦。

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项目,多电并举构筑绿色电力。除了核电,另一个代表国际最高水准的三门火电——由浙能台二电厂打造的国内最环保两台百万千瓦燃煤机组也已于年9月投产发电,年全年共实现发电量.33亿度,实现年产值34.45亿元。

↑新能源光伏发电

与要消耗燃煤的火电相比,风电、光伏发电等,都是可再生的绿色新能源,具有节能和环保效应,因此,我县“追新逐绿”不停步。

据了解,中广核三门龙母山风电场项目于年启动建设,目前项目已完成并网发电20台,全部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1.2亿度电。我县光伏项目总计并网.5兆瓦,其中,浙能台二电厂公司光伏发电项目已于去年6月底完成并网发电;企业屋顶光伏我县已完成并网41个项目;居民累计完成并网户。

在众多能源项目中,已落地的热电联产项目同样令人期待。此外,地热能、潮汐能等新型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

回望历史来处

70年间,三门电力建设

筚路蓝缕不断智能坚强

为地方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展望未来发展

建设多元化新能源格局

持续精进供电服务

奋力谱写新时代

高质量电力发展新篇章

图文:叶丽琴特约记者程亚军

编辑:蒋周宏

责编:赖志献

掌上三门

精彩三门一手掌握

你可以了解三门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新闻资讯、便民信息

投稿请联络:sanmen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0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