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焊机 >> 焊机优势 >> 重磅俄气来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
2日下午,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通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进入中国。
年5月21日,中俄在上海签署两国政府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两份能源领域重要合作文件。
双方商定,俄罗斯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入境,终点是上海市,途经9个省(区、市),全长公里。其中,新建管道公里,利用在役管道公里。
年6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方项目开始建设。
年10月16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黑河至长岭段全线贯通,线路全长公里,实现了与哈沈、秦沈等在役天然气管网的联通。
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项目部经理罗志立介绍
正式供气后,首期每年50亿立方米,初步计划年全线投产后,每年供应量为亿立方米。
概况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是我国第三代大输量天然气管道标志性工程,是加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又一重要成果。年5月21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共同见证下,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顶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了总价值超过亿美元、年供气量亿立方米、期限长达30年的《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起于黑龙江省黑河市中俄边境,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最终抵达上海市,新建管道全长公里,是我国首条采用毫米超大口径、X80高钢级、12兆帕高压力等级、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天然气管道工程。工程技北段、中段、南段分段核准,分期建设。
在工程建设中,管道公司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部署要求,聚焦建成国优工程和智能管道目标,集中优秀的管理人才、先进的技术设计力量、专业的施工队伍,甲乙方齐心协力,前后方紧密配合,彰显了工程建设“一盘棋”的整体优势,保质保量的按期完成了中俄东线北段的建设任务。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是我国四大油气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石油持续推进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的重大举措,承载着新时代石油管道人建功能源通道、保障能源安全的初心和使命。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清洁能源,对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创新工程
为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打造成国际一流的优质工程、绿色工程,中国石油设立重大科技专项,不但攻克了管材制造、管道断裂控制、管道工程设计、管道施工装备国产化研发等一系列难题,而且有效促进了相关领域的设备和技术更新换代。试验段建设自年11月正式开工以来,全体参建人员勇于探索和创新,在管道施工的质量、健康、安全、环保等方面实现了技术上的新突破,取得了创新工法48项,形成了13项运营保障关键技术,编写并发布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19项,为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数据和标准规范。
★技术创新★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我国管道史上第一条关键设备和核心控制系统全面实现国产化的管道。特别是管材、高压阀门、压缩机组等管道运行设备以及全自动焊机、机械化防腐补口等管道施工设备的国产化,有力地推动了管道装备制造能力的升级换代。中俄东线首次全面应用全自动化焊接、全自动超声波检测、全机械化防腐补口技术。自主研制的投产前自动力及新型聚氨酯综合内检测器已在中俄东线北段广泛应用,研发的X80管道环焊缝评价方法、天然气放空回收装置、复杂环境线路状态监测、地质灾害评价技术及维抢修装备机具,将为中俄东线建成后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管理创新★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难度大,作为国内首条智能管道,毫无先例和经验可循,管道沿线自然环境复杂,多年冻土、水网沼泽和林带交替分布,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40℃,有效工期紧,社会依托差,施工和项目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实行全新的“IPMT+监理+E+P+C+运营单位”(联合项目管理团队+监理+设计+采购+施工+运营单位)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参建各方工作上相互协作、技术上相互支持、质量安全环保上相互监督。年,中俄东线在集团公司质量和HSE量化审核中得分90.5,达到优秀级,这是中国石油开展量化审核以来的最高分。
智能管道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以“全数字化移交、全智能化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理念,通过“移动端+云计算+大数据”的体系架构,集成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实现管道从建设期到运营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这条管道的建设将推进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成为我国首条智能管道的样板工程。
结合当前国家战略、产业升级、企业发展新形势,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通过“五大转变”,实现“三全”目标,使其具有全方位感知、综合性预判、一体化管控、自适应优化的能力,这是实现本质安全、卓越运营和管道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重大意义
★能源安全战略通道★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四大油气战略通道的形成,使得我国天然气进口资源更趋多元化,资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在我国天然气整体流向“自西向东”的基础上,增加了“北气南下”流向,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东部地区的天然气管网布局,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构筑我国东北油气战略通道的重要工程,有利于促进天然气进口气源多元化,建成后可加大东北地区天然气管网与华北地区天然气管网的联通力度,增强环渤海地区天然气供应能力和调峰应急保障能力,保障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
★经济民生★
中俄东线天然气市场覆盖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地区12个省区市,沿线市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天然气消费旺盛,分别占全国GDP总量的47%、全国总人口的39%、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44%。引进俄罗斯天然气,对提升东部地区清洁能源供应量,改善我国大气环境、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后,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性好转,促进沿线地区天然气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善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随着中俄东线的建设,储气库等配套工程不断完善,也将缓解我国冬季天然气紧张的现状。
★社会发展★
中俄东线北段投产后将向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通辽三省一市的目标市场供应生产生活用气。可以给沿线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拉动内需,带动机械、电子、冶金、建材等相关工业的发展,进一步助力东北振兴,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
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现已形成石油化工、机械装备智造、玻璃建材、钢铁冶金、食品卷烟、化工医药等多个生产门类。
★绿色生态★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将与现有区域输气管网互联互通,向沿线地区稳定供应清洁优质的天然气资源,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4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46万吨、粉尘排放量84万吨,可使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有效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和缓解沿线地区大气污染现状,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国际关系★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是中国石油践行国际合作“互利双赢”理念的成功典范,实现了俄罗斯丰富资源与中国广阔市场的有效结合,开启了美好的合作未来,必将使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夯实,使两国务实合作向着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深内涵无限延伸。
来源:东北网综合黑龙江日报
记者:骞壮庄园
编辑:杨欣媛
责编:关虹
统筹:王刚、高长利
监制:陈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