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天津日报“这个智慧巡查系统解决了以往安全巡查数据采集难、信息易造假、一线人员重复工作多、责任不清晰、各部门信息共享难等一系列问题,既省时省力省钱,又解决了纸质记录容易丢失损毁的弊端,真正实现了对风险源进行科学化、智能化的高效管理。”中铁十五局五公司一级项目经理、沪苏湖项目负责人张华一边展示着电脑屏幕上的各类数据图表,一边介绍着他所负责项目的智慧工地建设进展。据了解,智慧工地即互联网+建筑工地,是将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引入建筑工地,充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对工程项目相关人员、车辆、安全生产、设备、材料等智能化管理。为深入学习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中铁十五局五公司坚持科技引领,积极开展智慧工地建设,破解大规模施工过程中的劳务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管理等管理难题,通过打造各类数字化管理系统,不断提高项目团队的工作效率、精益化管理和监管服务水平,为项目建设插上“智慧”的翅膀。在该公司沪苏湖铁路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根据不同工程的实际特点,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三维动画技术,对水中深基坑施工、钢筋机械连接、超声波桩基成孔检测等系列工序的工装工艺进行标准化展示,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形成过程安全可控。此外,他们还先后打造了劳务管理系统、BIM+GIS信息化管理平台、高清视频监控平台等,对项目管理中所涉及的人、机、料、法、环等进行全方位的智能化管理。“我们还专门建造了规模庞大、功能齐全的智慧工地管理中心,周边不少单位都过来观摩学习。”张华自豪地说。无独有偶,在该公司巫镇高速公路项目隧道施工现场,建设者们正采用隧道三维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前方围岩地质进行探测。“施工前,我们首先用TSP隧道地震探测仪进行探测,再用地质钻机进行验证,这样可以精准地探测前方地质情况,动态指导现场施工,提高施工的可预见性。”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介绍道。此外,他们应用自动监测报警系统,在洞内安装甲烷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等自动监测设备,全天候自动监测洞内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及风速、风量等相关数据情况,有毒有害气体一旦超标,系统将自动发出声光警报,并向管理者推送预警信息。该项目负责人程敬克介绍说:“不仅是隧道施工现场,整个项目的各环节,我们都最大限度进行智能化管理及操作。”据了解,巫镇高速公路项目2号钢筋加工场内的各类机械设备30余台(套),80%以上可实现电脑自动化操作。其中,用于钢筋滚丝的智能钢筋滚丝机器人,单人操作,可实现钢筋下料、滚丝、端头打磨的流水化生产,每小时可生产丝头80余个,功效是人工滚丝机的4倍;等离子切割机在输入数据后可自动对钢板进行切割,不但其功效是传统乙炔切割的10倍以上,而且切割标准,节能环保,符合绿色施工的理念。“加工场还配置了钢筋笼滚焊机、数控立式钢筋弯曲机等多个智能化机械设备,七八个人就可以让整个加工场满负荷运转,月产能可达吨以上。”中铁十五局五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智慧工地建设,既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和规范全体参建员工行为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材料损耗和人工成本,而且可以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下一步,他们将以智慧工地建设为依托,继续减少传统粗放的施工生产方式,为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