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焊机 >> 焊机发展 >> 花费数十年的心血,终于造出中国武器的天
谈到激光陀螺,估计很多现在的年轻人都觉得很陌生。
激光陀螺,被誉为精确打击武器惯性导航系统皇冠上的“明珠”。它能精确感知物体空间坐标。用它给武器平台导航,能够让战机突防能力更强、舰船跑的更远、导弹打的更准。
例如,美国早就把B—52的导航系统更新为环形激光陀螺系统了。
激光陀螺是衡量一个国家光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众所周知,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激光陀螺仪,引发了世界导航史上的一次革命。
我们中国自然不愿落后,于是也开展进行了这项研究,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放弃了。
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你霸气的说:“外国有的、先进的,我们要跟踪,将来要有;但并不是说外国没有的我们不许有!”
说出这句话的是我国国防科技大学原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激光陀螺专家——高伯龙院士。
如果没有他,我们就没有激光陀螺,没有飞机舰船、火箭导弹的精确导航;
如果没有他,我们就会被敌人限制在地面、限制在大气层内、限制在落后挨打的境地。
年,国防科技大学成立激光研究室。但是他们却什么都没有,所有的专家都反对高伯龙的思路和理念。
但是他还是坚定不移,从铁架子、点焊机、高压电源这些最基本的器材做起,从制作激光器用什么材料都不知道的底子学起。
年,实验室样机研制成功
年,我国第一台激光陀螺工程化样机诞生,成为继美俄法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
在此期间,高伯龙率领技术人员研制成功了全内腔绿色氦氖激光器,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这种制造技术的国家。
正是由于高老几十年来的坚持不懈,创造出了世界一流的激光陀螺,才有了我们扬威世界的“东风31”、“东风41”以及“巨浪2”等洲际弹道导弹的国之重器!
有网友不禁感慨,这位老专家就如同金庸小说里的“扫地僧”。高伯龙在年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记者采访时说,“我始终认为,我想干成的一件事一定能干成,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你的话语是如此的坚定,可又有几个人知道你背后的付出呢?
没有试验场所,就改造废弃食堂;
为攻克难关,每年加班近多个小时;
由于保密需要,学术论文不能公开发表,没几个人知道你的名字;
身体被哮喘、高血压拖垮,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
不计个人名誉的你,名字虽然没有某些明星、歌手响亮,但是你的名字将始终闪耀在国家的荣誉簿上!
年12月6日中午,高伯龙院士因病逝世,享年89岁。中国的国防军事工业能有今天,都是因为老一辈科学家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致敬高老!高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