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焊机 >> 焊机发展 >> 身怀绝技99名一线职工获荆楚工匠称
文:楚天都市报记者周萍英实习生彭芙晴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刘中灿通讯员谢文哲、袁早勤
99名职工,来自湖北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行业从事不同的职业,今天开始,他们有了共同的称号——“荆楚工匠”。12月4日,湖北省总工会第二届“荆楚工匠”授称活动在汉举行,99人获“荆楚工匠”称号。
今年1月,湖北省总工会启动了荆楚工匠选树活动。从各地基层挖掘出数百名专业、敬业的人才。评选出的这99名行业工匠大部分来自制造业和科技产业,“出身”既有国家电网、中建三局这样的大型国企央企,也有来自湖北美岛服装有限公司、湖北瀛新电子这样的合资、民营企业;从行业看,既有桥梁铁路等工程行业的一线工人,也有刘泥巴艺术工作室这样的民间艺人,有研究人员也有茶艺师。
“荆楚工匠”每人都身怀绝活。路同胜拥有“火眼金睛”,一座桥梁中哪怕焊缝宽几毫米都能发现;巾帼豪杰冷建新3年研发无铝油条膨松剂达到国际标准;杨万吉在深山里坚守近十年,与金丝猴心意相通……
中国工人,大国工匠。全省产业工人向着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助推了我省企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武钢资源集团程潮矿业公司安装调试工吴继农技校出身,却能看懂全英文的专业书籍、使用全是外国字的操作软件。他说:“这个时代,一个人顶几个人用才叫本事。本领越高心里不慌,工作就像生活一样要精彩。”
据了解,湖北省总工会在年举办了第一届“荆楚工匠”评选活动。当时评选出20名“荆楚工匠”。此次“荆楚工匠”评选经基层选树推荐、专家严格评审、会议集体审定、媒体公告公示,最终产生。
近年来,省总工会以培育、选树“荆楚工匠”为牵引,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发掘选树更多“湖北工匠”“大国工匠”做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
“雄安第一标”里有他的功劳璀璨焊花闪光华
“焊接就像绣花,是个技术活,‘一针一线’都要用心,因为这关系到产品的最终质量。能够获得荆楚工匠称号,特别受鼓舞。平凡的事做好了就会得到认可。”今年48岁的肖能文是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公司钢结构分公司焊工、技师,从业31年,他凭借一身精湛的焊接技艺及丰富的焊接管理经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企业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年10月,17岁的肖能文高中毕业,成为中建三局的一名焊工。焊接看似简单,却十分不易,夏天,焊枪烤得人喘不上气。冬天,蹲在地上几个小时,身上挂出一层冰。
“一条焊缝,别人一条,自己一条。”每次和师兄弟们比焊接技术时,肖能文都暗中较劲。为了集“众家之长”,只要有空,他就会跟师傅学艺,在焊接的技术书籍中吸取专业知识,白天的工作结束了,他也会找一些边角余料“练手艺”,股子里的韧劲和勤奋刻苦的态度,让他的实际操作水平很快提升,成为同行们学习的标准和榜样。
10年沉淀,关键时刻崭露头角。年,上海国际航运大厦施工至第30层时,一批大型箱型梁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安装就位,否则,将延误后续工程施工。当时,若用常规的焊条手工焊进行“立焊”显然无法满足施工进度,为此,项目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用二氧化碳焊接取代焊条手工焊来进行“立焊”焊接。然而,施工过程中的有关技术参数却无从借鉴。望着堆积如山的箱型钢梁,领导心急火燎,该谁上呢?这当口,年仅27岁的肖能文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让我来试试吧!”话没说完,他不声不响的拉电线,拖焊机,与其他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实验性焊接,仅用半天时间就掌握了二氧化碳立焊所需的电流、电压以及焊枪摆动的手法、角度等关键技术因素,试件无损检测和机械性能试验均达到要求,确保了大型箱型钢梁如期安装就位,此举为公司节约成本约万元并为后期二氧化碳“立焊”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参数。年,该工程因焊接质量高获得了上海市金属结构协会颁发的“金钢奖”。
广州内环路、香港环球贸易广场、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肖能文最得意的事情,莫过于这些自己曾参与过的重大项目。年,他参建“雄安第一标”——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主管现场生产工作,负责现场吊装、校正、焊接、验收及资料的收集,他每天奔走在项目现场,丝毫不敢懈怠,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严守每一根质量红线。他与项目团队一起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带领80余名焊工5天完成建设现场临建布置、20天完成5万米焊缝仅为6-8毫米的焊接作业,误差更少,25天完成吨钢构件安装、小时所有钢结构单体全面封顶。
“能够获得荆楚工匠称号,特别受鼓舞。平凡的事做好了就会得到认可。”肖能文对记者说。
1/5根头发丝误差最享受挑战成功的乐趣
刘伟峰是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一名数控镗工。今年30岁的他,参加工作才7年,就已经获得“湖北省行业技术能手”“湖北省技术能手”“湖北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年,刘伟峰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后,到江北公司任二车间数镗工。大学生当工人,他很快就调整过来。他说:“工作和生活从来不会一直平坦,犹如爬山,山高人为峰,只要有目标坚持不懈,就能收获成功和美好。”“要干就干好。”不久,外表看起来有点腼腆的便从徒弟变成了带徒弟的师傅。
某大型非金属罩体内型腔深度检测成为了他生产中的“拦路虎”,由于深度大、空间小、难观测,传统方法无法实现产品检测,刘伟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将报废的测量工具进行拆解研究,发现现有的测量工具需要借助金属产品导电,才能形成回路得出数据测量,局限性很大。从思考到成品,不到两个小时,一个新型实用的测量工具在他手中诞生了。
这个不经意的小发明,为同行业其他大型深盲孔加工积累了重要经验,打通了该类零件加工上的测量瓶颈,为某重点型号产品的成功研制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职是机械加工,业余爱好还是机械加工。”刘伟峰“虐”自己到了着魔的程度,对工艺的要求也到了极致。
某大型零件约一人高,内外皆为曲面,需要内外交替加工,找正无法进行。他多方查找资料,科学确立了“三重校验”方法,设计多个基准,解决了找正问题;在产品加工中,产品工艺文件允许0.05mm的误差,而他不满足标准要求,不断思考改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加工技艺,将各种误差控制到0.01mm以内,是一根头发丝的五分之一,产品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对他来说,“最享受的就是挑战成功的乐趣”。
从炸油条开始安琪酵母女技工推动国家标准建立
老百姓现在吃到的健康油条中,就有“荆楚工匠”——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冷建新的一份功劳。
“年,当公司把研发‘健康油条’的任务交给我时,我只会吃油条哪会炸啊?”冷建新为了完成任务,先是主动到公司食堂“磨”着师傅学炸油条,三天时间一直泡在食堂,揉面、切条、整形、油炸,一遍又一遍,终于炸出了让师傅都称赞的油条。
其他的地方是怎么炸油条的?不同的方法炸出的油条口感是不是不同?为了搞清楚问题,她利用节假日和出差空隙,走遍宜昌大街小巷,跑到沙市、武汉吃油条,观察别人怎么炸油条,请教制作方法,光笔记就做了厚厚的两大本。就这样,这个不服输的女子从炸油条开始,开展了不含铝的油条项目研发工作。
3年里,冷建新每天炸根油条。为了找到到了最佳配比,成功研发出“无铝油条膨松剂”,从源头上彻底解决了因明矾导致的油条“铝害”难题。多个日夜,经历数以万计的无铝油条配方试验,冷建新愣是啃下了这根“硬骨头”。该项目被湖北省科技厅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事实上,冷建新年从大学毕业后进入安琪工作,便与烘焙和发酵面食生产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回忆道,一开始上班,跟从一位年长的师傅当学徒。为了能尽快掌握操作技能,她要求自己“嘴勤手勤眼勤”,这也成为她后来教育徒弟的秘诀。
反复操作、实验、记录、分析,很多过硬的基本功就是这样炼成的。“在这过程中,我从一个空有理论的人,变成了一个优秀的操作能手;也从一个学徒工变成了一个‘小师傅’。这些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我认为只有认真听取师傅教导,加上自己潜心钻研,才能更好、更快的掌握技术,才有可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年,为研制更多更好更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冷建新放弃了节假日,放弃了陪家人和小孩,全身心扑在工作室。先后攻克了新软欧、潘纳托尼、新壹号土司、舒芙蕾、快速米发糕、开花馒头等30多项产品解决方案,成功打造从原料、配方、技术、推广、销售整体打包的生产销售新模式,为企业开拓新市场提供技术支撑,创造年利润万元。
近年来,冷建新主持的烘焙与面食技术项目中,获得12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省部级奖励、2项市级科技奖励;先后参与起草3项国家标准,推动建立酵母、面包、小麦粉馒头等多项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