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焊机 >> 焊机优势 >> 钢筋偏移位移处理方案
墙
柱
钢
筋
偏
位
处
理
专
项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局集团第*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施工准备
三、处理方法与整改措施
四、现场钢筋偏位统计
五、钢筋偏位原因分析
六、钢筋偏位预防措施
七、安全管理措施
八、附图
一、编制依据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施工技术交底
2、现场准备
柱模板支设前,完成柱模板定位弹线,检查钢筋偏位情况并进行记录与统计。
3、劳动力与配置计划
4、物资配置计划
钢筋校正扳手、加固钢筋(HRB)、电焊机、电箱、铁锤、钻机、清孔机、植筋胶等。
三、处理方法与整改措施
1、钢筋偏位小于5mm: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不进行处理。
2、钢筋偏位在5mm~30mm时,且不超出保护层厚度时:按国标图集16G-1柱钢筋在楼面变截面时钢筋弯曲做法,直接按照1:6的比例在结构面调整钢筋,见附图1。
3、钢筋偏位在30mm~50mm时,向内偏:如果钢筋位移在30mm到50mm之间且向内偏,可在满足保护层厚度的位置植相同型号的钢筋,按1:6比例调整钢筋,保证模板支设,加筋的直径为14,加筋需要与打弯的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见附图2。
4、钢筋偏位在25mm~50mm时,向外偏超过保护层:结构截面在可以局部加大处理时可将偏位钢筋距基础完成面mm处进行90°向内弯锚固,割除长出部分原钢筋,再另向内植相同钢筋的方法处理,见附图3。
5、钢筋偏位大于50mm时,向内偏时:保留偏位原钢筋,另在设计位置用植筋的方法处理,见附图4。
植筋锚固长度可与现浇砼钢筋锚固设计长度相同或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第15.2锚固计算方式进行计算。计算方式如下,计算过程中采用A级胶
植筋所用锚固胶的锚固性能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或获准使用的植筋锚固胶,除说明书规定可以掺入定量的掺和剂(填料)外,现场施工中不宜随意增添掺料。植筋时先把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用比所植钢筋直径略大的加长钻头钻孔时在钻头上做好钻孔深度标志,然后用清空机的吹风管深入钻孔吹干净灰尘,植筋胶置入锚孔后,在固化完成前,应在固化期间禁止扰动。植筋完毕应静置养护,养护的条件和时间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养护到期的应进行拉拔试验。
四、现场钢筋偏位统计
五、钢筋偏位原因分析
柱纵向受力钢筋发生水平或扭转偏位,主要为基础伸出地面处、上下层柱楼板处、角柱、边柱。偏位原因:柱轴线放线不准确;柱模板搭设支撑不牢;柱钢筋骨架绑扎不牢,在节点处梁柱钢筋交叉,梁钢筋就位时把柱钢筋挤歪了;浇注砼时振动不当,把纵筋骨架振松;人为踩踏、来回泵管的拖拉等。
六、钢筋偏位预防措施
1、熟悉图纸,按图纸及工艺标准要求。
2、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外皮尺寸线,并进行复核。
3、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
4、严格按钢筋绑扎工艺标准进行施工,钢筋应绑扎牢固。
5、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并取加斜撑等措施固定钢筋,防止柱钢筋骨架不垂直。
七、安全管理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及工程操作规程的规定,健全安全制度,加强对每个职工的安全教育,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2、钢筋扳拉校正时注意用力均匀且当。
3、临边操作注意身体重心,当心失稳造成伤害。
八、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