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机

技能之星丨从门外汉到领军人,他靠

发布时间:2023/4/9 11:25:49   

焊花闪烁,电光火石;一把焊枪、一身汗水……他们整日和机电打交道,他们常年和焊枪做“伴侣”,他们的使命便是分毫不差地焊接起每一块材料,让每一个产品都能顺利交付使用。今年35岁的孙勇,是重庆重齿机械有限公司钢构车间军品一班的“领军人”,因为10余年的坚守和不断创新,他收获了重庆市总工会主办的“劳动与技能大赛”7月月度之星的“技能之星”。

华丽蜕变:

从“门外汉”到“领军人”

军品一班是重齿机械有限公司焊接军品班的核心,孙勇作为军品一班的“领军人”,最初却是一名“门外汉”。

年,机电专业的孙勇辞去当时的工作,经朋友介绍后,前往重齿机械有限公司应聘焊工一职。当年的大学生是企业争抢的人才,即使“专业不对口”,他也顺利入职。

在“转型”期间,孙勇感到非常迷茫,这个行业的“小白”对自己的职业未来深感担忧。幸好,他遇到了一个好师傅——李功敬。“传道授业解惑”用在李功敬身上,最合适不过。这个年便进厂的老师傅,将自己所有的技术毫无保留的教给孙勇。

孙勇也没有辜负师傅的栽培,在年,他便成长为一名熟练的焊工,还开始带徒弟,先后独自培养28名新人。“从新人到师傅的转变,让我感受到自己的能力被认可。”孙勇这样说,他很感谢公司这个平台,让他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都说天才是靠99%的汗水+1%的努力,孙勇的成功也不是偶然。“我平时喜欢看书,机械专业类的书居多,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充实自己。”孙勇这样说,凭借勤奋好学、刻苦专研的精神,他实现了从学生、学徒到高级技师的华丽蜕变。

刻苦专研:

发明创造“小能手”

“你觉得孙勇最大的特质是什么?”记者向孙勇同事问到,“能吃苦、肯钻研”。他们这样评价。

作为军品一班的班长,孙勇每天早上提前到岗,拟好当日的日程,然后召集团队开会,把任务分配给每个人,再去生产线上对同事进行指导。在生产中发现产品出现较大问题时,团队气氛降至冰点,孙勇第一想到的是缓和大家焦躁不安的情绪,再带领团队查找问题所在并解决问题。“当天问题当天解决,遇到问题要马上解决。”这是孙勇对工作的态度。

年,他组织的细丝埋弧焊创新项目实验成功,细丝埋弧焊采用普通气保焊焊机+1,2或者1,6焊丝+埋弧焊焊剂,实现绿色无污染焊接,也减轻了劳动强度,该创新项目在公司推广运用后。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他参与的焊接小车实验项目,成功用在了规则的圆焊缝和直焊缝上,已在同类型产品大面积推广使用;-年,他积极参与了公司新型有色金属的焊接实验项目,成功的运用了三种方法焊接有色金属,为公司抢占未来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匠心逐梦:

一把焊枪育学子传匠心

十年如一日,在生产一线的孙勇,坚持着大胆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带徒教学方面,坚持着“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

“我的师傅不爱表达,‘身教’更多。”孙勇说,师傅当年就是做给他看,而自己做了别人的师傅,除了“身教”更注重“言传”,在教导徒弟的同时,要把其中原理给他们说透。

据了解,在孙勇的带徒过程中,他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比纯粹的技术教育更重要。以培养有德、有品的技能人才为本,尽心尽责的传授自己所掌握的经验和技术。他说,“老师傅要给徒弟做引导,宣传‘焊师’的技术活,才能吸引更多人来到这个行业工作,将这门手艺更好的传承下去!”他认为,徒弟只有在最短的时间里成长起来,在岗位上独当一面,才能为个人发展和企业未来打下良好基础。

孙勇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用手中的一把焊枪和挥洒的汗水,实现一个优秀青年技工“岗位成才、军工报国”的人生价值与追求,也为国防科研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作出了突出贡献。

上游新闻郑佳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1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