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焊机 >> 焊机前景 >> 没这小东西现代武器是有手无眼瞎子,
惯性导航系统最开始的时候是运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堪称是现代国防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诸如导弹、飞机、潜艇、坦克等现代武器都需要一个制约其精确打击的重要部分,而这里面惯性制导就能发挥出重要作用。
可以说如果没有惯性制导系统,那么现代武器就是有手无眼的“瞎子”,就算威力再强悍也无法使用。
现代战争中,以激光陀螺为核心部件的自主导航系统可以不受各类通讯系统的限制,对敌方目前实施精确的打击,因此激光陀螺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是优先于技术复杂等因素,长期以来,世界上仅有美俄中法等几个国家能够掌握其制造技术,早在上世纪60年代激光诞生不久后,美国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陀螺仪。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敏锐的察觉到了激光陀螺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要开展激光陀螺的研究,那时以高伯龙为主的研究小组就成立了。
在接受任务之前,高伯龙的兴趣是理论物理研究,选择研究激光陀螺对他来讲是要放弃被自己视作学术生命的理论物理研究,这对他来讲是痛快且艰难的,但他仍然决定投入到当中去,只因为他觉得真正的爱国是把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那时项目刚开始之初,他们什么都没有,就连诸如高压电源和电焊机等最基本器材都是自己做的,甚至于连制作激光器需要哪些材料他们都不清楚,但他们却没有放弃,最终在克服重重困难下,他们成功制造出第一代环形激光器实验室原理样机。
在年我国第一台激光陀螺工程化样机诞生,这也使得我国成为继美俄法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
但就是为了这么个小东西,高伯龙却奋斗了40年,在国防科技大学,许多人都说高伯龙是个“倔老头”,对待科研工作极其较真,另外他还很注重培养年轻一代,如今他的许多弟子是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研制领域新的领军人物和重要技术骨干。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位为我国国防事业拼搏了终生的院士却不幸在去年12月份去世了,享年八十九岁。
祝高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