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焊机 >> 焊机前景 >> 口译人生氨合成塔改造项目,死里逃生
那是年的秋天,服役了近20年的氨合成塔(ammoniaconverter)需要进行技术改造(Revamping),技术改造采用的是意大利某公司的专利技术。合成塔改造工程所以选在天高气爽的秋天施工据说考虑到了工程的艰苦性,但是实际施工的困难程度比我事先的估计还要艰苦得多。合成塔内的三层塔板都要同时切割后重新按新的设计要求进行焊接。为了使改造工程按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我们须抓紧装置停车后的每分每秒。还没有等刚卸完旧触媒(Catalyst)的装置完全冷却,我就随意方技术人员钻进了温度到达50多度的合成塔壳体内,三台等离子切割机(PlasmaCutter)在三层塔板同时进行切割工作,切割时散发出的震耳噪音,金属粉尘,弧光,热量,和刺鼻气味在狭小的空间回荡,这个空间就是高50多米,直径2米左右的合成塔金属外壳所围住的空间。我就在这个使人窒息的狭小空间里给意大利技术人员和中国施工工人进行着现场口译,有时噪音盖住了我们的交谈声,我们的交谈简直是在吼叫,尽管塔外是天高气爽的金秋,塔内的气温始终在40度以上,汗水浸透了我们的工作服。
由于环境的恶劣,我们每工作半小时,就得从塔内钻出来换一下新鲜空气。我们钻进塔内时,穿的是从头到脚都包住的连体工作服(Overall),袖口和裤脚都用带子牢牢扎住,并且戴了三层口罩,但下班回家洗澡时,吐出的痰里仍然带着黑色的金属小颗粒和血丝。塔板切割完后,就开始按新的设计结构进行焊接,三台等离子切割机换成三台大功率焊机,塔内的噪音,粉尘和气味依旧,焊接发出的弧光比等离子切割机更加强烈,一个多星期后,我们在塔内工作的工人和翻译脸部和暴露在弧光中的双手都掉了一层皮。
第三周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由于塔内空间的狭窄,意方技术人员和翻译只能蹲在与塔壁相连,向中心倾斜的一圈环状支撑板上工作,塔的中心则是一个直径为一米的洞孔,直通塔底,在施工间用一块木制圆板临时盖住。有一天,我正专心致志地翻译,不小小把临时木盖蹬翻了,我的身体三分之一已经落下了通往塔底的洞孔,意方技术人员伸出粗壮的手把我一把抓住,我才免于一死。
技术改造的口译内容对我并不难,难的是比较难懂的意方技术人员的意大利式的英语,在现场第一线工作的意方技术人员其实学历并不高,英语也讲得不地道,但是由于我们提前认真学习了意方提供的技术资料,我就较有把握地把不地道的意大利英语译成了中方技术人员和工人听得懂的中文。由于整天在塔内工作,对合成塔的结构和改造项目的原理有了非常深的感性认识,我们就可以将专业术语非常地道地译出来。
合成塔技术改造项目的施工进度比预期的要慢,大型化肥装置每推迟一天恢复生产都意味着上百万元的产值损失。于是我们开始加班加点连夜施工。集团公司的领导动员管理部门的干部关心一下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当我们半夜里还在塔内紧张地施工时,关心我们的管理干部到现场来了,但我发现有的干部是坐着轿车来的,他们坐在轿车里,看着我们满身灰尘钻进钻出合成塔,可能对翻译人员工作的艰险是体会不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