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焊机 >> 焊机前景 >> 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案例整理第二章838
83、合金管道焊接可能出现质量问题及预控措施?P
1、裂纹:
(1)控制焊材发放,进行光谱分析,防止错用;
(2)进行焊前预热;
(3)采取焊后缓冷或热处理。
2、夹渣:
(1)严格按工艺卡施焊;
(2)控制清根质量;
(3)保持现场清洁;
(4)采取防风沙措施;
(5)确保设备完好。
3、气孔:(16年案例五第5问)
(1)按规定对焊材进行烘干;
(2)配备焊条保温桶;
(3)采取防风措施;
(4)控制氩气纯度;
(5)焊接前进行预热;
(6)雨、雾天气禁止施焊。
4、未焊透:
(1)检查坡口角度及加工质量;
(2)控制组对间隙;
(3)控制焊接电流电压;
(4)对电焊机仪表进行检定。
5、未熔合:
(1)组对后有技术人员检查对口错边量;
(2)对管子壁厚不一致进行过渡处理;
(3)控制电流电压。
6、外观成型差:
(1)检查坡口角度及加工质量;
(2)检查对口错边量,对管理壁厚、外径不一致的进行过渡处理;
(3)控制焊接层数。
84、质量预控方案的内容?P
工序(过程)名称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质量预控措施
口诀
85、质量问题的概念?P
指施工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要求,但尚未达到质量事故标准的应视为质量问题。
因施工质量不合格,需要经过返工、返修或报废处理,
不影响工程结构安全及重要使用功能,
未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
社会影响不大,
且直接经济损失在万元以下。
补:施工质量问题的分类准则:
处置的难易程度质量问题对下道工序的影响程度处置对工期或费用的影响程度处置对工程安全或使用性能影响程度
86、质量事故报告制度?P
发生施工质量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报告。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告。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同时通知公安、监察机关等有关部门:
(1)较大、重大及特别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一般事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2)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上报事故情况,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接到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
(3)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时,每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补1:质量控制点设置原则(案例)
(下关不稳当了,让新的精英来试下)
1.对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有严重影响的关键特性、关键部件或重要影响因素;
2.工序质量不稳定,易出现不合格的项目;
3.施工技术难度大、施工条件困难的部位或环节;
4.质量标准或质量精度要求高的施工项目;
5.对后续施工或下道工序质量、安全有重要影响的施工工序或部位;
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施工的部位或环节;
7.影响工期、质量、成本、安全、材料消耗等重要因素的环节;
8.应进行试验的项目。
补2:不合格品的处理(新增,案例)
1、不合格品处置程序
1)当发现不合格品时,应及时停止该工序的施工作业或停止材料使用,并进行标识隔离;
2)已经发出的材料应及时追回;
3)属于业主提供的设备材料应及时通知业主和监理;
4)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联系供货单位提出更换或退货要求;
5)已经形成半成品或制成品的过程产品,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提出处置措施;
6)实施处置措施。
2、不合格品处置方法
1)返修处理:工程质量未达到规范、标准或设计要求,存在一定缺陷,但通过修补或更换器具、设备后,可使产品满足预期的使用功能,可以进行返修处理;(原基础上修补)
2)返工处理:工程质量未达到规范、标准或设计要求,存在质量问题,但通过返工处理可以达到合格标准要求的,可对产品进行返工处理;(推倒重做)
3)不作处理:对工程结构使用及安全影响不大,经后续工序可弥补,原设计单位核算能满足安全使用功能,不作处理;
4)降级使用(限制作用):返修后仍无法保证达到使用和安全要求的。
5)报废处理:采取上述方法后,仍不能满足规定或标准,必须报废处理。
TIPS:对材料不合格品的处理:
退货、换货、让步接收或降级使用。
处置方法:要作好标识,单独存放。